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初一数学下册下学期第5章-相交线说课稿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6-03-22 16:16:31


说课稿对我们学习有很大的帮助,能够让我们掌握老师所讲内容中的重点知识,这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初一数学下册下学期第5章-相交线说课稿,供大家阅读和参考,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。

一、教材分析

本章知识是承接上册教材中《图形初步认识》后,对初中几何知识的进一步学习。本节内容作为本章的第一节,是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。由于从这一章开始要求学生学会说理,所以本节的学习对于今后学习几何证明提供了一个示范的作用。另一方面,本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,提高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都有好处。因此说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。

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,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个方面:

知识目标:

1.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,能在图形中识别它们。

2.掌握对顶角的性质

3.理解对顶角的性质的推理过程。

能力目标:1.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,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。

2.通过对对顶角的性质的推理,培养学生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。

情感态度:1.通过对对顶角的探究,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。

2.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,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,合作交流,主动参与意识,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认同他人。

本着课程标准,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,我确立本节的教学重点为:对顶角的性质。而对顶角的性质的推理过程是本节的难点。

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。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“知其然”而且要“知其所以然”。“对顶角相等”这一重点是在学生理解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,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直观教学--------演示剪刀剪布,拨动两根钉在一起的木条。让学生先直观感知对顶角的大小关系,再动手测量,得出结论,最后尝试说理!这样就一步一步将难点分解,从而突出了“对顶角相等”这一重要性质。

为了充分体现“以学生发展为本,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”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,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:先通过实例,创设情境,引导学生进入课题。再通过演示实验和开放式探究激发学生参与其中,获得内心感受。

在教学过程中尤为注重学法的指导,倡导学生主动参与,乐于探索,勤于思考,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,获取新知识的能力,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。

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,我采取了“创设情境---------探索新知------应用实践---------总结评价”的四环节教学模式。其具体过程如下:

一.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

运用多媒体,展示一组图片:立交桥 栅栏 张开的剪刀

让学生观察图片,从实物中找出几何图形,认识相交线和平行线,引出课题

二.动手实验,探索新知

1. 拿出活动模型-------用钉子固定的两根木条

让学生观察模型,对相交线建立感性认识,然后再从模型中抽象出两条相交直线。

2. 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的特征,将学生分组展开讨论。教师重点关注:学生能否从角的位置关系上将角进行分类;学生能否正确区分对顶角,邻补角;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活动,敢于发表个人见解。

3. 将学生的讨论结果汇总。得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。

4. 研究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与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之间的关系:通过“一猜二量三推理’

得出对顶角的性质。

三.范例研讨,应用实践

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,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,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,并且把课本的例题熔入即时训练题中,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,讨论研究,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。(幻灯片显示题目)

四.总结评价,反思提高

课的最后,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?有那些体会?这有两个目的:一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;二是为了激起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,力争用成功蕴育成功,用自信蕴育自信,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节的学习。

上文是学大教育网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初一数学下册下学期第5章-相交线说课稿,希望我们能够从阅读说课稿中获得进步,更多的说课稿请关注学大教育网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